
一、過濾的基本類型
過濾分為篩濾、深層過濾及濾餅過濾等幾種基本類型。
1.篩濾
過濾介質有大的孔隙,只要固體粒子的尺寸大于該孔隙,它們就會沉淀在過濾介質上,而尺寸小于孔隙的粒子,則隨濾液一起通過介質。此種過濾機理在桿篩、平紋編織網及膜上都起著主要作用。由于粒子是沉淀在介質的表面上,所以此種過濾現象也稱為表面篩濾。
如果篩濾機理出現在介質的深處——流道窄小到比固體粒子尺寸還小的地方,那么此種篩濾稱為深部篩濾。例如氈子、非織造布及膜等介質,都具有深部篩濾機理。
2.深層過濾
其過濾介質具有立體的孔隙結構,能捕集小于孔隙的固體粒子,甚至遠小于孔隙(流道)的固體粒子,也能在介質的深部被捕集。
深層過濾具有復雜的混合機理。固體粒子在慣性力、液壓力或布朗運動(分子運動)作用下,首先同孔隙流道壁相接觸,然后粒子附在孔隙流道壁上,或者粒子在范德華力或其他表面力作用下彼此附聚在一起。這些力的大小和效果取決于水溶液中離子的濃度和種類及氣體的濕度。深層過濾體現在氈子和非織造布中,在高效空氣過濾機和深層砂過濾機中尤其重要。
3.濾餅過濾
簡單地說,隨著過濾的進行,介質上形成了濾餅。濾餅本身起著過濾介質的作用,固體粒子被濾餅表面截留,而液體則透過濾餅和介質成為濾液。濾餅逐漸增厚,濾液也逐漸清澈。
在過濾的初期,由介質截留住大于其孔隙的粒子,而細小的粒子則透過介質隨濾液排除。此時的濾液不夠清澈,應打循環返回到懸浮液槽中。經過一定時間的循環后,再收集合格的濾液。在大粒子被介質截留的同時,有些小于介質孔隙的細小粒子會在孔隙上“架橋”。架起的橋會攔住細小粒子透過過濾介質,因而被截留住的大粒子和小粒子逐漸累積成薄餅層,乃至厚餅層。此后,過濾便轉入了濾餅過濾階段。顯然在過濾的初期,過濾介質起著決定性作用,并且會長久影響濾餅的結構和整個過濾過程。
4.十字流過濾
隨著過濾應用領域的擴大,難過濾的物質已屢見不鮮(如極小粒子或金屬氫氧化物等)。為了提高此類物質的過濾速度,已推出了與傳統的濾餅過濾法完全不同的十字流過濾法。
十字流過濾與傳統的濾餅過濾的區別在于:
濾餅過濾時濾漿是垂直于過濾介質的表面流動,被截留的固體粒子形成濾餅并逐漸增厚,過濾速度也隨之逐漸降低,直至濾液停止流出。
在濾餅過濾過程中,過濾速度之所以逐漸降低,是由于過濾介質的孔隙受到了粒子的堵塞以及增厚的濾餅逐漸密實所致。針對這樣的問題,往往要給難過濾的濾漿添加絮凝劑(如聚丙烯酰胺)或助濾劑(如硅藻土)。
十字流過濾時,濾漿平行于過濾介質的表面快速流動,濾液以低速垂直于介質表面流出。這兩個流動的方向互相垂直交錯,所以十字流過濾又稱錯流過濾。
十字流過濾的速度幾近恒值,過濾壓力也未隨時間的流逝而迅速升高。這種效果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濾漿的快速流動對聚積在介質上的粒子施加了剪切掃流作用,從而抑制了濾餅厚度的隨時增加。
十字流過濾主要用于濾漿的過濾濃縮,不能得到較干濾餅。十字流過濾機有的利用低剪切力,有的利用高剪切力。除過濾機之外,十字流過濾技術還用在離心機上。
實際的過濾常常不是一種機理在起作用,而是兩種或兩種以上機理共同起作用的結果。例如,濾餅過濾現象是在篩濾之后出現的,即在過濾的初期先由篩濾截留住大于介質孔隙的粒子,這些較大的粒子是構成濾餅的成分之一。與此同時,小于孔隙的較小粒子在介質的孔隙上方形成“架橋”,因而較小的粒子有可能不透過介質,成為餅層的組成部分。濾餅形成后,就形成了粒狀層。當液體從濾餅表面流向介質時,就出現了像原水流過砂層那樣的深層過濾現象。
由此看來,在濾餅過濾操作中,前接篩濾,后續深層過濾。
同樣,在深層過濾操作中,隨著過濾的進行,有小的粒子沉積在介質的大孔隙中。但是隨著小粒子不斷在大孔隙中的沉積,介質的孔隙流道逐漸地變窄,小粒子在窄處被截留,即可能出現篩濾現象。就是說,在以深層過濾機理為主的同時,伴有其他過濾機理。
至此,可以給過濾下定義,利用以上三種過濾現象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操作,稱為過濾。
二、過濾的預處理和后處理
1.預處理
預處理旨在通過改變難過濾的懸浮液的性質,使過濾變得容易。這里介紹幾種主要的預處理方法:
(1)改變液體的特性。溫度對降低液體黏度很有效。用低溫度熱給液體升溫后,能明顯提高過濾速度;除升溫法外,用黏度較低的液體稀釋需要過濾的高黏度液體,也能取得同樣的效果。
降低液體的密度也能提高過濾速度。液體密度小的懸浮液,其固體粒子容易沉淀。升溫法對降低液體密度效果不明顯,而向液體密度高的懸浮液中添加低密度液,卻取得了好效果。
降低液體的表面張力,同樣能促進過濾。液體的表面張力雖然受溫度的影響,即提高液體的溫度后,其表面張力得到降低,但表面張力更易受添加的表面活性劑的影響。
(2)淘析和分級。細粒子易堵塞孔隙,可用淘析分級法將細粒子與粗粒子分開,移去的細粒子再用絮凝法等增大粒子團的尺寸。
(3)結晶法旨在使懸浮液中的晶體具有中等粒徑,以防小晶粒堵塞介質孔隙和大晶粒堵塞配管。
(4)凍結和融化處理。由上、下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及某些放射性污泥很難處理,這是由于其固體粒子具有特殊的構成。為了改善這類污泥的過濾特性和沉淀特性,可采用先將其緩慢凍結,然后融化的處理方法。
(5)超聲波輻射對改善過濾的效果,取決于懸浮液的特性、聲波強度、聲波頻率及輻射時間等參數。例如一些參數配伍旨在給粒子能量,使粒子之間能戰勝絮凝障礙,彼此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絮團。反之,另一些參數配伍旨在將粒子聚集體破碎成小微粒。微?;牧W佑欣谔岣弋a品的純度、吸附性、分散性及反應性。
(6)濾漿的預濃縮和稀釋。懸浮液所含固體粒子濃度,直接影響著過濾機的能力、濾餅的阻力、粒子向濾布內部的貫入(貫入影響濾液的澄清度和介質的阻力)。
對不同濃度的懸浮液進行真空過濾時,所得濾餅的結構差別較大。易過濾的懸浮液,其濾餅的組織不致密,常發生裂紋,造成了真空泄漏,動力消耗大。對于這種懸浮液,過濾前要對其進行稀釋,以便得到致密的濾餅并利于洗滌。
與此相反,對于很稀的懸浮液,過濾前要預增稠,以便提高過濾速度,減小過濾機尺寸,減少設備造價。較濃稠懸浮液過濾得到的濾餅的過濾阻力小,因此對稀懸浮液進行預濃縮,有利于提高過濾機的生產能力。
(7)使用凝結劑、絮凝劑、助濾劑。凝結和絮凝法,是以水中的懸浮粒子、膠體及部分水溶性物質為對象,通過添加凝結劑、絮凝劑來促進過濾。
凝結劑是多價金屬鹽,有低分子和高分子之分。低分子凝結劑有氯化鐵、硫酸鐵、硫酸鋁等。高分子凝結劑有聚硫酸鐵、聚氯化鋁等。
現在應用較多的是高分子絮凝劑,其分子上有許多親水性極性基,起著對粒子吸附和粒子之間架橋的作用,導致絮團的形成。
助濾劑是指有助于過濾的材料,如硅藻土等。助濾劑有兩個作用:一是提高過濾速度;二是得到清澈的濾液。
2.后處理
后處理是指固—液分離已完成之后繼續進行的過程,包括洗滌和脫液。
(1)洗滌。洗滌旨在用清潔液體將存留在餅內液體中的可溶性固體洗掉,可溶性物質包括結晶體或沉淀物。洗滌后的濾餅所含污物被降低到允許程度,從而得到了比較純凈的固體產品。
(2)脫液。過濾和洗滌之后,留下了被水飽和的濾餅。含水分多的濾餅,不利于以后的使用、儲存以及熱干燥。因此當濾餅還在過濾機里時,就應盡量除掉所含水分??刹捎玫姆椒ㄓ锌諝獯碉L、惰性氣體吹風以及用過濾機的彈性膜壓榨濾餅。
在許多加壓或真空過濾機上都可安裝吹風脫液裝置,吹風是跟在過濾階段或洗滌階段之后進行。
三、粒子、液體、懸浮液的性質
1.粒子的性質
固體粒子的尺寸、形狀及密度是體現粒子性質的三要素。它們共同決定著粒子能否被某種過濾介質截留,還決定著沉降速度(據此決定分離方法)及濾液的清潔程度。
(1)粒徑和粒徑分布
用來求粒徑的方法有等價徑法、統計直徑法、比表面積法及篩分法等。通常用等價球直徑表示實際粒子的直徑。
尺寸均勻的粒子系統容易過濾。但是實踐中,粒子系統是由不同粒徑的粒子組成的,即它們有尺寸分布(或稱粒度分布)。尺寸分布越寬,說明粒子的大小差別越大,過濾越不容易,因此需用預處理法加以改善。
(2)粒子的形狀
粒子的形狀對其表面積有重要的影響。表達實際粒子形狀的簡單方法是與球體相比較。就是說,應將等價球概念擴展到粒子的面積和體積的表達上。
(3)比表面積
固體表面由于其化學構造和幾何學構造的緣故,而具有吸附性、觸媒作用、附著性以及潤濕性等各種特性。
固體粒子的表面積與其體積之比稱為比表面積。比表面積可用來評價固體表面的上述特性,如硅藻土就是因為比表面積大而成為很好的助濾劑。
(4)密度
密度是粒子固有的重要的特性值之一,是測定粒徑和空隙用到的不可或缺的物性值,是質量管理用到的特性值(如判斷產品純度等),是固—液分離技術的重要影響因素(如沉降式離心機和水平帶式真空過濾機上,常用到固體和液體的密度差)。
2.液體和懸浮液的性質
重力過濾和離心沉降等固—液分離操作都是借助固—液兩相的密度差實現的。影響液體密度的因素有溫度和溶質的溶解量。
由于固體的密度不可改變,所以常常用降低液體密度來改善固—液分離。液體的黏度對固—液分離過程的影響頗大。通過降低黏度,可以提高過濾速度和降低濾餅的含水率。此法對水等一般液體很有效,將水溫從20℃提高到50℃時,水的黏度降低了45%。此外,在石油脫蠟中,常采用摻入可與之混合的低黏度液體來降低黏度。
液體的表面張力決定著它對固體表面的潤濕性。液體是否能潤濕過濾介質,取決于液體對固體的表面張力。如果表面張力較大,則會發生潤濕。
液體的揮發性越大,采用真空過濾機的可能性越小。這是由于濾液將揮發成蒸汽進入真空泵,并在泵內受壓縮重新液化。這既影響真空度,又會損失有價值的溶劑。
液體的沸點是液體揮發性的判據,某些溶液的沸點會隨著組成或濃度的不同而改變。對于揮發性顯著的液體,宜選用加壓式過濾機。
懸浮液的密度取決于液相和固相的密度,懸浮液的黏度除了受溫度影響外,還會因固相濃度的提高而增大。
四、過濾介質
過濾是從固—液兩相混合物(懸浮液)中分離出固體粒子的過程,而過濾介質則是過濾機的重要元件,常常被說成是過濾機的心臟。
過濾中,固體粒子沉淀在其表面或內部的任何有滲透性的材料,稱為過濾介質。
1.過濾介質的機械特性
過濾介質的機械特性包括剛度、強度、蠕變抗力和張緊抗力、邊緣穩定性、耐磨性、振動穩定性、可供尺寸、可制造性、密封和密封墊功能等性能。
2.過濾介質的應用特性
過濾介質的應用特性包括化學穩定性、熱穩定性、生物學穩定性、吸附性、吸收性、潤濕性、衛生、安全性、靜電特性、可處置性、再利用性、成本等性能。
3.過濾介質的過濾特性
過濾介質的過濾特性包括能截留的小粒子尺寸、粒子截留效率、流阻、納污能力、堵塞傾向及濾餅剝離性等性能。